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26章 淡马锡看港岛

小说: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作者:此间人雄 更新时间:2024-05-04 06:19:48 源网站:官术
  南洋,星加坡。

  淡马锡CEO李树生顶着黑眼圈走进了会议室。

  昨晚上看《亚洲好声音》看的太晚,以至于早上起来还有很重的困意。

  等他看到公司的同事时,发现不少人和自己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没办法,现如今这个时代,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慢很规律。

  九点钟上床睡觉都已经算晚了。

  可昨天的《亚洲好声音》足足播放到了十点半。

  不像后世,十点十一点睡觉才是正常,两三点睡觉的修仙党更是层出不穷。

  “无线台制作的这档节目,吸引力还真是强的可怕啊!”

  李树生相信不光是公司这些人被这档节目所吸引,恐怕整个星加坡的国民都难以阻挡这档节目的魅力。

  港岛的娱乐制造能力,星加坡是拍马难及。

  虽然他清楚,无线台的背后是邵氏,而邵氏的主要宗族都在星加坡。

  但是谁让当时内地的人才都往港岛跑,而不是来他们星加坡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翻出了世经报上个月报道的各国年度人均GDP数据比较。

  其中最让他在意的是五个地方。

  分别是,内地、日本、韩国以及港岛和星加坡。

  1980年内地的人均GDP是194美元,日本是9668美元,韩国是1715美元。

  而港岛和星加坡分别是5900美元和4928美元。

  而这就是他们淡马锡的内部议题。

  “港岛最近一年感觉真是大变样了,我记得以往市场上最流行的还是日本的精工表,但是现如今精工表门店都快无人问津了,港岛的斯沃琪手表反而成为了绝对的主流。”

  一名负责投资部的总监说道。

  “听说斯沃琪在吉隆坡又收购了两家零配件厂,如今已然成为了咱们整个南洋最大的手表装配工厂和零部件生产工厂。”

  这个新闻是上个月最大的新闻了,为此吉隆坡的市长都到场出席。

  而在这则新闻之下的内容,则是非常可乐灌装厂的建成,屈臣氏旗下门店在南洋突破四百家。

  这些产业,不但解决了南洋很多地方的就业问题,而且已然成为了南洋最耀眼,成长最迅速的企业。

  一名负责国内资产管理的部门经理点点头道:“对,确实明显感觉到了港岛的进步。我记得前几年港岛制造业生产总值占比每年都在持续下降,而且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但是现在不但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港岛产品,港岛品牌也是越来越强劲,尤其是以斯沃琪,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国际公认的知名品牌。”

  “没错,没错。”淡马锡内其他人纷纷点头。

  “以前港岛的娱乐产业哪里有现在这么强的侵略性,顶多就是电影受欢迎一点,可现在,去年大火的《追女仔》你们知道全球票房多少吗?足足有三千多万美元。”

  “听说因为《亚洲好声音》这档节目,无线台在南洋的普及度上升了十个百分比,而且打破了很多地区的收视记录。”

  说到这里,他们不由得看了一眼,会议桌上摆放着的非常可乐。

  随着《亚洲好声音》的播出,南洋的百姓仿佛忘记了可口可乐,全身心投入到了非常可乐当中,为这款来自港岛的小甜水疯狂了一般。

  销售数据每天都在翻着倍的上升。

  而且这股势头,在他们星加坡最为明显。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星加坡的国民会为了港岛产的可乐而疯狂。

  会为了一个港岛明星而疯狂。

  而且这种“疯狂”不止局限于星加坡,甚至还蔓延了南洋很多地区。

  “这个屈臣氏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港岛的发展,未来几年必然还会有所上升。”

  负责战略部的总监肃然道:“前些天的新闻想必你们也知道,一批港岛的政商界人士北上前往燕京洽谈港岛回归的问题,一旦两方政局稳定了,港岛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口岸的作用,必然吸引无数资金的注入。”

  “到时候,港岛的制造业有了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金融上又承托着庞大的海外资金。”

  “我们淡马锡,得快点行动起来了。”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行动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投资。

  与港岛逐渐剥离制造业实业不同,星加坡是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

  甚至于,从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当时星加坡在交通运输、造船业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创建了一系列的公司,当地市民将这类企业称为与国家有联系的企业,简称“国联企业”。

  到了70年代初,星加坡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全民就业的壮举。

  不过随后便迎来了石油危机,但星加坡政府调整非常迅速。

  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发展新加坡原油加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1977年由政府出资相继成立星加坡石油公司、星加坡化工集团。

  与此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

  而随着着国联企业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星加坡政府进行了紧急调整,将有关行业的管理机构进行合并,分离了经营权以及相应法规的确立权力。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确保原国有资产不流失,并能增值,淡马锡这个由星加坡财政部直属管辖的私人企业创建了出来。

  这家公司,几乎掌握了星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一系列企业,控制了星加坡的经济命脉。

  手上管理的市值资产,达到星加坡股市将近一半左右。

  而除了投资星加坡本地市场外,淡马锡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目标。

  李树生作为淡马锡的CEO,是星加坡执政者李广耀的绝对亲信。

  他当然清楚,李广耀将淡马锡交给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星加坡国库增加财政收入吗?

  当然不仅仅如此,更为重要的作用,还是海外投资,是为李家赚钱。

  而且就在前两个月,星加坡政府成立了一家国际投资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星加坡的外汇储备,跨出国界向海外大举投资。

  他知道,这是一种制衡,也是竞争。

  想到这里,他环视左右,淡声道:“那你们觉得,哪些企业适合我们淡马锡投资?”

  “斯沃琪集团,绝对是斯沃琪。”

  “屈臣氏也可以,我得到消息,它们马上就要上市了。”

  “邵氏兄弟怎么样?这家集团在传媒娱乐版块在港股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

  “李家城的长江实业我觉得可以考察考察。”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拥有港币的发钞权,港岛经济全面崛起,这两家银行绝对值得投资。”

  .......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港岛,家大业大,重生港岛,家大业大最新章节,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